未来,海军会如何使用航母
航母的使用情形,可分为“和平时期”“危机时期”和“战争时期”。不同时期,航母打击群在编组形式、部署区域以及航母舰载机联队的配置、使用和作战样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同,这也充分体现出“航空母舰”这一舰种的多用途性和使用灵活性。
和平时期使用航母,主要用于常态化部署、作战值班与巡逻、人道主义救援、威慑与遏制等。应考虑到,航母及其舰载机联队需要高昂的保有和使用费用,因此,和平年代很多国家更倾向于使用中小型战斗水面舰艇执行常态化部署与作战巡逻任务,这样更具效费比。
但是,导弹驱逐舰、轻型护卫舰等中小型战斗水面舰艇,无法作为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投入的决定性力量。为此,可采用“梯次”配置,将这些舰艇靠近可能爆发危机的地区,实施前沿部署,作为先期的快速危机响应兵力。随后,根据危机规模和严重程度,将靠后部署的两栖突击群或航母打击群,作为决定性作战力量视情况投入。
因此,大国海军需要始终有航母打击群可用,且航母打击群应具有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和战备状态,此外,这也对航母数量提出了要求,即最低不应少于两艘。
所谓“危机时期”,是指对抗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对峙,两方都在进行战争或武装冲突爆发的准备。危机的演变,取决于双方或多方在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博弈的结果。危机可能会发展成为战争或武装冲突,也可能会得到有效解决。
危机时期,为实施武力威慑,为政治解决创造条件,以及如果战争爆发,能够及时响应、掌握战场主动权,危机中对峙的一方或多方,可能会将航母打击群部署到对方防区前沿。此时,航母部署海域相对于待打击目标的距离,应在航母舰载机作战半径之内,并尽可能地逼近部署,以提高威慑效果,缩短打击时间。
航母的威慑作用是其他兵力无法替代的。美军尼米兹级航母可搭载80架飞机,日出动120架次。福特级可达到160架次,如果实施高强度作业,昼夜可不间断出动270架次。这种空中打击能力,是大多数美国的潜在和现实对手无力招架的。
值得一提的是,发展和建造航母的出发点是争夺制海权和制空权,是为了应对高强度海上战争。这一点,伴随着航空母舰发展的始终。未来,航母的战争使用仍然主要是依靠其舰载航空兵联队,夺取和维持战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没有根本上的不同,只是战争环境、作战条件和对手等发生了变化。
战争时期,航母需要对抗的仍将主要是国家性质的主体。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组织、贩毒集团等非国家性质主体,没有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军事实力,航母与这类敌人作战,制空权和制海权无需争夺就自然拥有。
战时的航母使用,应主要考虑其进攻性用途。毕竟,航母是远洋进攻性武器,攻势作战更有利于其作战效能的发挥。
无论是争夺制空权、制海权,还是打击陆上目标,航母作战使用时都应坚持主动和积极的态度,并在体系作战能力的支持下,采取攻势作战行动。这样,才能为己方争取更大的军事行动自由和主动性,同时,也会在最大程度上限制对方的军事行动自由和主动性。
防御作战中使用航母,会限制航母作战能力的发挥,应该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选择。实施防御作战的一方,航母兵力通常都要弱于进攻的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不应使用航母对抗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固定发射井内的洲际弹道导弹和陆基机动性弹道导弹,或者被航母搭载的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消灭,或者其发射的导弹被航母打击群护航舰艇的防空反导系统拦截,但是,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难以被探测和消灭。
因此,如果这些国家受到航母舰载机的致命打击,除非其核力量已在战争爆发初期就被消灭,否则,可能会使用核武器实施报复,实际上,这也是其实施反击和报复的唯一有效手段。
(作者李大鹏 单位:海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