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约老兵”首次出任“北约总长”——捷克共和国陆军大将彼得·帕维尔其人其事
美国《防务新闻》报道,尽管欧洲安全形势并不稳定,但北约总体防务开支仍呈下降之势,28个成员国中只有4国达到北约要求的GDP收入2%用于国防开支的目标,这削弱了北约的军事行动能力。
在新任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来自捷克的彼得·帕维尔大将看来,“钱荒”是威胁北约集体安全的重要因素,他号召各国为军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帕维尔还称赞自己的祖国捷克为别国做了表率,“捷克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将国防预算从GDP的1.4%提高到2%,这是北约的集体决定,谁都不能讨价还价”。
亲美的“虚位高官”
在西方记者眼里,帕维尔大将的来头可不小:作为首位进入北约最高军事指挥层的原华约国家将领,在今年6月26日举行的维尔纽斯北约防长会议上,他被正式任命为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地位相当于北约总参谋长)。而在帕维尔上任之前,美国就做了许多铺垫工作,游说西欧盟国接受这位东欧国家将领,同时美国还授意捷克在北约东欧国家中展开一系列公关活动,把帕维尔的当选视作东欧国家在北约集体中取得更多话语权的关键,从而抬高帕维尔的威望。
美国《防务头条》认为,美国军方之所以支持帕维尔,一大目的是平衡西欧国家和前华约东欧国家的力量,通过给予东欧将领更高的地位,使美国获得东欧国家的好感,继而让这些处于对俄斗争一线的国家死心塌地地追随自己,巩固美国的北约盟主地位。
从组织框架看,北约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军事参谋机关,理论上,该委员会主席统管北约军队,而且依照惯例应从美国以外的北约国家将领中产生。但事实上,该委员会所属单位中只有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掌握作战部队,而该司令部由美军欧洲司令部兼管,等于整个北约军队归美国一个战区司令部统辖,变成美国控制欧洲的重要工具。很显然,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是个“位高权轻”的职务,主要负责协调多国军事行动,对北约常设联合单位进行战略指导。不过,帕维尔似乎不嫌弃这种制度安排,反倒认为美国主导北约军事行动具有合理性,现行制度有助于增进“跨大西洋友谊”。
“由苏转美”的戎马生涯
说起帕维尔的从军之路,可以用“由苏转美”来概括。他生于1961年11月1日,1976年进入奥帕瓦军事高中就读,这是一所效仿苏联模式的预备军校,生活训练都按照正规部队要求实施。在校期间,帕维尔和同学们每天清晨7点整起床,经过半小时的操练后,要迅速整理好被褥,吃完早餐,接着投入紧张的学习中。白天,学员们除要学习普通教育的基本知识外,更多的是学习军事知识和掌握军事技能。因为表现突出,教官还为帕维尔开了“小灶”,对其进行初级跳伞训练。
1983年,帕维尔从捷克斯洛伐克维亚科夫陆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捷人民军空降兵排当排长。时值东西方冷战的最后岁月,华约、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的紧张对峙仍未缓解,捷军经常与苏联等国军队展开极具实战意味的联合演习,由于苏联在华约中处于领导地位,因此捷军必须接受一整套苏式军事条令条例,作为基层军官,帕维尔对这一段经历印象深刻。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88年,帕维尔被选送布尔诺军事学院进修,1991年毕业后进入捷军总参谋部二处(情报处)工作,1993年奉命参加波黑国际维和行动。在波黑执勤期间,帕维尔曾指挥捷克工兵排除当地民兵的袭扰,修通一条“生命走廊”,帮助法国维和部队撤离受威胁的营地,此举使他一下子成为捷克的“民族英雄”。
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完成“天鹅绒式分裂”(即不流血的国家解体),新成立的捷克共和国奉行“向西一边倒”政策,尤其是军队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北约化改造,包括帕维尔在内的捷军军官也把“学习美军先进经验”当作工作中心。之后数年间,捷克国防军从冷战时期的20万人迅速压缩到2万人,并在美国军事顾问帮助下实施整训,连军人也得按照美国军衔制度进行重新授衔,例如捷军将官便参照美军模式变成准将、少将、中将、大将(相当于美军上将)。通过一系列改革,捷克终于在1999年成为首批加入北约的前华约国家之一。
守卫北约“东方前沿”
2002年12月1日,帕维尔担任捷军特战旅旅长,军衔为准将。2010年5月8日,帕维尔晋升少将,出任捷军副总参谋长,2012年5月8日晋升中将,担任总参谋长,2014年5月8日晋升大将。有意思的是,根据捷军现有规模及部队编制,总参谋长通常只能获得中将军衔,但因为帕维尔已被内定为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因此捷克国防部决定破格授予其大将军衔。
捷克只拥有小规模军队,但其战略地位却不容小觑。作为前华约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捷克拥有强大的军工业,同时军队职业化程度高,加之毗邻巴尔干、乌克兰等热点地区,因此堪称北约“东方前沿”。早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帕维尔便严格按照北约标准管理捷军,并根据北约总部要求派兵参加各类集体防务活动,同时邀请美军顾问团为捷克军官授课,提高美捷联合作战能力。
专家预测,帕维尔所领导的北约军事委员会,将重点加强成员国联合防务,通过“集体防御”的方式应对所谓“俄罗斯军事威胁”。据悉,北约总部已决定以联合特遣部队的形式,分别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部署一支合成作战部队,受令后48小时内部署到冲突区,为后续到来的临时指挥单位提供安全保障,而部署在相邻国家的合成作战部队互为犄角,相互支援,与“受侵略”的北约成员国(也包括伙伴国)一道应对敌军入侵。若无法消灭来犯敌军,快反部队也要保持高度戒备,等待后续援军。俄罗斯学者多次警告,北约所采取的一连串不友好举动,只会将欧洲变成“火药桶”。 (雷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