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把村里的“期望”变成“现实”
——贵州铜仁市万山区“第一书记”下基层帮助解难事工作小记
“有‘第一书记’当后盾,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竟成了现实,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这是万山区群众对“第一书记”们一致的肯定。
2015年,该区37名“第一书记”驻村后,对症下药帮助村里解决“疑难杂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干部的肯定、群众的信任、社会的认可。
赵文长:把环境变美,让村子跟城市一个样
“我们村没有规范的办公场所,没有活动室,村民们维护环境的意识也不强,这些问题对我来说是块‘心头病’。”谈起村里的建设,茶店街道垢溪村党支部书记谢少林眉头紧锁。
铜仁市委党史研究室驻垢溪村“第一书记”赵文长刚进村时,就找谢书记打听村里的情况,了解哪些是“老大难”问题,便于帮扶工作开展。在交谈中,他了解到该 村没有村办公楼,平日在一间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且面积仅有40平方米的老活动室办公,兴建一座办公楼兼村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是村里长期以来的一个愿 望。在实地考察中,他发现村里存在乱倒垃圾的现象,不仅破坏环境,还影响大家身体健康。
针对存在的问题,赵文长各个击破。在修建办公场所和活动室方面,他积极向区政协、组织部、发改委、财政局、民宗局等部门争取建设经费,共筹集到15万元。 目前,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完全竣工。在美化村容村貌方面,他提出建设文明村寨的建议,与村支“两委”共同制定了《垢溪村村民卫生公 约》,并主动深入群众家中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在河道旁树标识“禁止随意乱倒垃圾”警示牌,定期组织清运垃圾。据了解,他向区水务局协调到5万元经费用 于河道垃圾清理,大大改善了居住环境。
陆俊勇:破饮水难题,让村里用水更便捷
“我们那里很缺水,都是到井边打,年轻人还好,年龄大的既没那么大力气,又容易摔倒。”谈起用水问题,下溪乡报溪村下场溪组长吴从发心情很低落。
区纪委监察局驻报溪村“第一书记”陆俊勇听闻后,深入下场溪组、长冲元组、下报溪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群众用水情况和造成饮水难的原因,帮助写报告与相关 部门协调。经过多日辛苦的奔走,为村里争取饮水项目资金共计21万元,目前,水池已修好,正准备安装水管,预计11月份完工。
“小陆,我们葡萄园一直存在灌溉用水困难,你能想办法帮我们解决嘛?”长冲元组、杉木溪组因地势较高,葡萄种植用水问题成了一大难题,管理人员找到陆俊勇,希望他能帮忙解决困难。
为攻破葡萄种植灌溉难问题,陆俊勇与葡萄园工作人员一起寻找水源,并请专家进行现场勘探,同时,并多方协调资金,共争取到帮扶经费30余万,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预计年底完工。
杨应昌:帮群众增收,让村民日子有盼头
“咱们村目前有3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还能凑合,但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偏弱,他们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小面积种植勉强够吃饭,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办法改变这一局面。”敖寨乡中华山村党支部书记毛照新对村里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
区政协驻中华山村“第一书记”杨应昌为解决村里无钱办事、群众无致富门路的问题,不仅与村支“两委”到思南县青杠坝村、湖南芷江等地考察学习,还进村入户 了解党员群众、致富能手的想法,最终与大家共同决定把集体经济项目款与困难户精准扶贫资金打捆,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 年底分红时,纯利润的60%用于贫困对象,20%用于村级积累,20%用于管理人员的奖励。
在项目运行中,杨应昌提出以“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生产菌种、菌袋,并发放给贫困农户进行生产和种植,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回收销售,既 实现村委会统一管理,最又大限度地降低了贫困农户的生产风险,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经几个月的宣传动员、厂房建设,现合作社已成立,每天几十个工人要生产1 万棒食用菌,预计年底分红时经济效益约350万元。(金婉秋 万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