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内容

湖北宜都:“一把扫帚扫天下”的杨家畈村破蛹蝶变

时间:2017-04-17 21:32 点击:

\

                                           杨家畈村贫困户蔡世翠荒坡养羊“摘穷帽”

\

                                            杨家畈村妇女姐妹载歌载舞“庆三八”

\

                                           杨家畈村水泥路修到柑橘园

\

                                           杨家畈村山洪沟整治水清岸绿

\

                                           杨家畈村67个农户告别“换流站噪音”喜迁新小区

本站讯(通讯员邹祖国)在湖北宜都市红花套镇,杨家畈村因为扫把小有名气。90年代初期,湖北省前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来杨家畈村调研,称赞“一把扫帚扫天下”。

曾经的扫把名村能否续写昔日的荣耀?今天的集镇中心大村怎样健步迈向小康?

阳春时节,村党总支书记吴连富对笔者介绍:近几年,村“两委班子”通过帮扶贫困农户致富,重振扫把辉煌产业,支持各级项目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向1629个农户、4269个居民交出富民强村的“厚实答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3月30日,杨家畈村贫困户蔡世翠赶着一群羊儿往坡地吃草。想到今年春节期间山羊的养殖收益,脸上的笑容如同满坡的山花一样灿烂。

2015年,村党总支帮助蔡世翠她选定养羊脱贫路子。宜都市扶贫帮扶单位博物馆和村委会共同出资3000块钱买回种羊。林业局对蔡世翠放羊的20亩荒坡、分3年、合计给予16000元的荒坡天然养殖饲料补贴。2015年腊月,蔡世翠卖了52只羊,获得3万多毛收入,纯赚2万。今年存栏67只,以去年的价格销售,有把握实现3万纯收。

像蔡世翠一样,杨家畈对16个贫困户都有一户一策的详细举措,分重点、分阶段、分步骤精准扶贫,确保2017年全部“摘帽脱贫”。

村民富不富,产业来引路

4月2日,村民杨兰军在家里赶做荆州客户定制的扫把。老杨对扫把“情有独钟”:两个儿子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开支,全部出自这一捆捆扫把,家里的房子也由一层平房变成了三层楼房。

上世纪80年代,村民艾圣良第一个“吃螃蟹”,靠扎扫把住上了楼房,其他村民纷纷效仿,高峰期全村有600多户扎扫把洗把。90年代初期,湖北省前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来杨家畈村调研时,称赞该村 “一把扫帚扫天下”。曾经一段时期,销售低迷,村党总支从销售能人中重点培养出一批农民职业经纪人,提供加工材料,派发生产订单,扫把洗把远销重庆、宜昌、荆州、武汉等省市,年销额超过1000万。虽然现在从事扫把洗把的农户减少到300多户,但销售收入比村民当年单打独斗年反而增加500多万。

在稳定扫把洗把加工的同时,先后投入100多万资金,对本村柑橘主产区200多个农户、500多亩柑橘园实施“密改稀”,种柑农户均增收达2000元以上。全村年产柑橘15万斤以上的农户12个、5万斤以上的农户107个。

群众好不好,项目鼓腰包

4月3日,村民胡武新借着雨天施工空档,与司机核对上月的运输账本。90年代初期,胡武新开的是“25型”拖拉机,后来换成华川农用车。到今天,他有4台前四后八的斯太尔大卡车,每年运输收入近40万。

这几年,杨家畈村有37个招商项目。村民杨守福、杨守波两兄弟打心眼里感谢驾校项目的到来,哥哥杨守福在家里开超市,弟弟杨守波常年为驾校的食堂采购供应生活物资。

村民刘勇感同身受:一个卖轮胎的,起初对征地拆迁不是很支持,因为项目建设,运输车辆逐渐增多,他的生意越来越好。现在不仅建了别墅,还投资其他产业,资产不断增加。

随着夜明珠一批劳动力密集型机械厂、宜昌地区最大的机动车驾驶学校的落户,全村有1000多村民在“家门口”上班挣工资,机动车驾校更是带动全村餐饮、住宿快速升温,驾校周围60多个农户,仅出租房屋一项,每年可增加收入300万。

集体强不强,家底作保障

近日,杨家畈村在宜都市内官方网站发布村集体商铺招租公告。2015年,村委会投资新建了建筑面积2200多平米的商铺门面,年租金将有15万以上。

针对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村委会办公楼设施不配套弊端,变现原村委会资产302万元,投资270万元修建了新的村委会,同步修建综合办公楼,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作为红花套镇人数最多的集镇大村,盘活闲置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将原镇政府招待所、村办轧钢厂、银杏基地、村小学、集体林场等资产公开发包,每年租赁收入稳定在32万元。

展望“十三五”,村书记吴连富信心满满:稳定扫把洗把手工业,提升柑橘改良种植业,挖掘餐饮住宿三产业。锁定“三业并举”,到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力争8个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村级经济实力稳居“宜都前十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刊登广告 | 招贤纳士 | 人员查询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 申请记者
  • 中国焦点新闻网(http://www.jdxwwcn.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焦点新闻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新闻投稿或提供线索邮箱:zgjdxw@sohu.com QQ留言:905491912
    本站北京热线电话:(010) 60204100 监督电话:18686909055
    Power by DedeCms
  •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