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北京的各区县有望至少配备一家400张以上床位的大中型养老机构。昨日 ,北京市民政局召开了全市民政公告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并全面解析了日前编制出台的北京首部《北京市2015-2020年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总规划建设规模约590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约290亿元;设施建设强调以区县为主导,其中区县项目占到80%,市级项目仅占20%。规划提出,未来各个区县必须要配备13种公共服务设施,其中,400张以上床位养老机构位列其中。
养老机构两极分化
养老需求持续爆发的北京,虽然正在依靠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模式稀释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但不少区县的养老机构仍然面临入住排大队的局面,就连市民政局都曾坦诚地表示,长期以来本市养老服务工作中确实存在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根据此前市民政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底北京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近300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2.5%。据预测,全市老年人口到2020年将超过400万,2030年将超过500万,2040年将超过600万。可见,如果现有养老机构布局不加速优化、调整,未来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对于目前北京养老机构的布局,北京商报记者从接近市民政局内部人士和多位资深养老专家处得出了几乎一致的结论,即目前北京的大中型养老机构大多为民营的营利性养老机构,消费水平相对高端,公办、公建养老院四五百张床位的较少,600多张床位的南城养老院类的养老机构实属罕见。从区域来看,昌平、海淀、朝阳等区县各类养老机构建设更为集中,各种规模的养老机构配备相对齐全,与此同时,东城、西城、延庆等区县养老机构分散得尤为散、小,区县内几乎没有大中型养老机构。“总体来看,目前本市大中型养老机构设置空白的区县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一种就是‘寸土寸金’,在早年间规划初期就没有规划出大中型养老机构用地的中心城区;另一种就是养老人群相对少一些、不受社会资本青睐的远郊区县。”北京某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五年规划提出的各区县要配置40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的目标虽然是底线的要求,但对于部分区县来说,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上述养老机构负责人具体解释称,一方面,在中心城区,尤其是目前基本上没有形成规模养老机构的东城区,本来整体面积就不大,而且早年间在做规划的时候也没有预留土地建设养老机构,因此,在这些区域内几乎没有多余的土地使用,即使社会资本愿意花大价钱购置土地,投建养老机构的“性价比”也是相对较低的,“目前养老企业在城六区建设养老机构,土地成本至少是郊区的一倍以上,交通主干道沿线或者竞争较激烈的地段,这部分成本负担就更重”。
而对于相对偏远的郊区县来说,土地等各种成本虽然相对低廉,但市场需求分散且体量较小,同样令人担忧。上述负责人更直言,对于社会资本来说,这些区县布局的价值较低,即使市场存在空白,企业的投资态度也是非常谨慎的。
此外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崔小波还提出,如果各区县集中在未来五年建设一批大中型养老机构,全市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的严重不足问题也会形成一道障碍,尤其是位置相对偏远的区县。
指标、资源需灵活分配
不过,对于上述问题,业界也基本都拿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上述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土地资源特别稀缺的中心城区,区县和相关部门应主要从闲置、低效土地资源上着手,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包括物业、锅炉房等设施用地,都可以整理出来、集中起来做养老机构用地,特别的土地性质也会降低企业的拿地成本”。
而对于远郊区县,有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刚刚编制完成的五年规划,未来可能根据各区县实际测算的需求,对400张以上床位养老机构的“标配”进行调整,对于确实没有建设大中型养老机构必要的地区会将底线适当放宽。
此外,对于这些“标配”的大中型养老机构的经验模式,党俊武还是建议主要应以公办、公建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为主,主要起到兜底的作用,为那些进驻一般养老机构难度更大、供需矛盾更明显的群体,即失能失智、低保等类型老人主要提供服务,摆脱大中型养老机构主要被中高端民营养老机构“把控”的局面。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