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年来,贵州省德江县有20余万人外出务工,其中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子女异地入学入托困难等原因,无奈将孩子留在家中,因而产生了大 量的留守儿童。具有关部门统计,全县约有留守儿童3.5万人,其中由单亲监护的约占23.5%,由祖辈隔代监护的约占67%,由亲友监护的约占5.5%, 独自生活的占4%。
为解决农村孩子活动场地少、方式少的问题,让他们可以感受温情,近年来,德江县各学校纷纷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有亲情聊天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活动室等,让学校留守儿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园。
我们可以在这里和妈妈爸爸“见面”
今年中秋节,德江县第一小学的留守儿童和妈妈视频聊天的时候,就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家,非常的温暖。原来,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之后,他们就是这里的常客。
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很少回家,想爸爸妈妈的的时候来“亲情聊天室”和爸爸妈妈进行视频聊天,谈谈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放学回家后,他们 还把在视频里见到爸爸妈妈的事情告诉年迈的爷爷奶奶,帮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没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前,他们都是电话和自己在外的父母沟通, 倾述亲情,利用电脑网络与父母联系对于农村大多数儿童来说,还不是很现实。自从“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后,孩子们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乐园。
老师就是留守儿童的“亲人”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由单亲、亲戚或是隔代监护。他们或在溺爱中长大,娇惯自大;或是与亲朋有疏离感,性格孤僻。“留守儿童之家”建有亲情聊天室、心理咨询 室、图书室、活动室等。平时就会组织留守儿童进行各种集体活动,他们每天放学过后,就一起过来写作业,或者进行其他的体育活动,还可以参加文艺方面的培 训。老师们辅导孩子们做功课,然后陪他们一起玩耍,让他们找回家的温暖,弥补他们在心灵上对父母的需要,“在孩子面前我们不是什么‘老师’,而是他们的 ‘亲人’。”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登记,为其建立成长档案,并制定辅导方案;设立谈心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一些内向的留守儿童也在“留守儿童之家”里 找到了“爱心妈妈”,他们将从“爱心妈妈”那里得到心理疏导。该县第四小学“54321”工作法做实留守儿童工作。
学校“无息小银行”帮助“管家”
由于年龄小,学生大多数不会统筹家长给的零花钱,有的甚至到校第一天就把零花钱花光了;有的由于不会管理,一不小心就把零钱给丢失了。为了让孩子们用钱有 节制、有规律,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该县沙溪乡中心完小开办了学生零钱寄存的“无息小银行”。学校安排专人负责银行业务,学生每周到校后,立即将零 花钱存到银行,也可由学生家长自行存到银行,由生活老师每天早上在学生起床时定量地将当日零花钱送到学生手中。为防止学生因病或其它特殊情况急需用钱而没 钱,学校每期还专门拿出2000元钱存到“无息小银行”,为在校生生病垫付医药费,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自“无息小银行”开办以 来,学校为学生接存、发放零花钱共计74871元,为学生216人次垫付医药费7632元。
“无”小家“有”大家——社会关爱在行动
德江县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县妇联、计生、公安、民政、财政、共青团、乡村、社区等部门和社团被动员起来,积 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9月23日,团县委携德江顺风电器有限公司到荆角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为荆角乡813名留守儿童挑选了合适 的文具和书包,同时为中心幼儿园、杉树完小等4所学校配备了电饭锅、饮水机、电风扇等生活用品总价值5万余元。县计生协会共为和镇中心完小148名留守儿 童赠送了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品。该县卫生监督局张伟华、安桂江、杨通先三位干部慷慨解囊,给枫香溪镇鱼塘小学的留守儿童们购买了学习用具,还为留守儿童 们下载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与励志影片,鼓励孩子们要勤奋努力,学好本领,立志报效祖国。在团县委的积极组织协调下,中国电信铜仁分公司、中国联通铜仁分公司 为该县煎茶希望小学、枫香溪袁场小学、共和乡银丝小学、堰塘先锋小学4所农村学校免费安装了亲情电话,赠送话机、电话卡,每台亲情电话每个月免费赠送 500元话费。方便留守儿童在午休或放学时,可通过亲情电话与父母联系,交流学习,生活情况,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幸福家园”
为使留守儿童幸福、健康成长,德江县各中心完小纷纷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做到通电、通网络、通电话,有场地开展活动。老师担任留守儿童代理家长,依托 “留守儿童之家”开展通过举办书画展以及打篮球、乒乓球、下象棋、做科技航模等活动。该县沙溪乡中心完小还免费为留守儿童理发。高山镇中心完小根据该校留 守儿童的不同兴趣,开设了书法、绘画、象棋、跳棋、舞蹈等多种兴趣活动。让孩子们都能感受到“父爱”、“母爱”,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