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需要建机制、通渠道、开窗口、造平台,主动问、仔细听、受监督、让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进得来、留得住、能管用、见实效。
建立问政于民的机制,畅通听政于民的渠道。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事情的。”要建立完善问政于 民的机制,公开问政、“开门纳谏”,让群众说话,向群众学习。没有道路,目标再近也无法抵达;没有渠道,民声再大也无法听到。要多渠道、多形式听政于民, 让不同知识水平、年龄结构人群的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愿望得到充分满足。要开放舆论通道,敢于揭短亮丑,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接受广大群众的“品头论 足”。
构建服务于民的平台,接受群众监督。问政于民、听政于民、受民监督的目的都在于为人民服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真正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想出法 子,面对面听民声,手牵手帮民困,心连心解民忧,实打实助发展。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要求当作第一要务,把 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接受群众监督,这样才 能真正凝心聚力,推进社会发展和人民满意度的提升。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构建党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使党联系群众的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黄涛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