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自信奔小康
——四川省高县文江镇黄泥村扶贫工作散记
本网讯(记者卫智健 通讯员严友忠)民间流传“三鹦朝北斗,狮象把水口”说法,说的是醉美山水间,站在四川省高县文江镇自治村的七星山上,远眺大山能看见“三头鹦、一头狮子、一头大象”的传说,都是先贤圣人们不能克服山脊恶劣自然环境,对祝福人们平安生活向往的心理寄托。该镇黄泥村人守着先辈的美好愿景,占有一头鹦、一头狮子和一头大象的恶劣地形,却始终在平安和贫困线上挣扎。
黄泥村新貌 (摄影 严友忠)
“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句”声中,在“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高县脱贫攻坚的总动员令和决战决胜声中,在黄泥村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涌动着一股充满自信战天斗地的热潮——拨穷根,该村正日益成为群众宜居宜业、幸福满满的美丽家园。
一条道路寻梦脱贫
8月16日,伴着小雨与太阳交替出现的初秋,黄泥村的“水”路、公路、产业路、网络路,再一次让我们采访组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是黄泥村人脱贫道路上自信最坚实的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自信通向成功。“一水二路三产业是黄泥村的总思路。”该村支部书记张自勇的话道出了黄泥村人在发展道路上勇毅笃行的高度自信。千百年来,清清南广河水虽说从该村花生包组旁边向东流去,皆因山高陡坡,特殊的地理环境使黄泥村人缺水的现状多年来始终无法解决。几年来,在脱贫路上该村投入338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将在8月30日前全面竣工。如今行走在该村阡陌之间,在3米至4.5米宽的村组公路和0.8米至1.5米群众生活生产便道旁边,遍地都安装得是村民生活饮用水管,如毛细血管状延伸到群众到家中。同时,投入124万元集中整治了4口山平塘、8口抗旱池和几千米灌溉渠,彻底结束村民靠天吃饭的艰难历史。
黄泥村会议室
淅淅沥沥小雨中,我们来到龙背湾组朱德军家,老人已学会了用孙子朱和炜的手机,与远在浙江医院当护士的孙女朱和林进行微视频边聊天边折花生。连接世界,沟通中外的网络高速公路在这里,实现和完成了对思念亲人的无缝隙对接。公路从虚拟到现实,截止目前该村已经打通12公路左右的村组公路,其中已硬化出口新胜村和接入文趱公路等村主干道共6公里左右,联户路、入户路全村已经达到70%,生产路已经覆盖全村面积的80%左右,圆了全村人们的公路梦。
“一园三带”的产业规划已经在全速进程中得到实现,以龙背湾组和花生包组上半组为中心的蚕桑产业园,发展路上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新增了200亩、300亩、300亩,加上原有零星500亩,千亩蚕桑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依托本地云州茶厂而把高海拨的该村千斤榜组和田竹林组,与自治村和新胜村接壤的部分打造成茶叶产业带,在升级原有300亩茶园的基础上已经又新增发展了200亩。同时沿河加大传统竹产业和生猪产业带的巩固发展,特别是生猪产业确保实现全村人均出栏1.5头生猪。
一个思想引领脱贫
让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且入脑入心,该村不同的版本取得了最佳效果,这是黄泥村人脱贫学习路上理论自信最重要的源泉。
随手翻动组织工作检查组走后,留在会议室桌上的一些资料,《黄泥村会议签到册》《黄泥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登记册》《黄泥村“三本台账”登记册》……集中学习、院坝会学习、田间地头学习、自学等学习方式,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彭清华书记来宜调研重要指示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县党代会人代会精神的学习留下痕迹非常多,“充电补脑补钙”成为黄泥村干部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学习方式。
花生包组的残疾人老党员李凡军,对医学书籍和技术类知识特别感觉兴趣。该村帮扶单位县工商局局长冯中均了解后,亲自上门指导其学习党的关理论知识,也给他带去了一些医学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让他在快乐学习中安享晚年,这只是该村一般党员结合实际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的一个缩影。
价值性、选择性、实用性是该村群众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最基本方式。金筠铁路虽然从该村边上经过,却没能让村民们真正体会到交通的便捷和实用。“黄泥—高县—成都—朱和燕家”,该村龙背组50岁的杨寸连说,“今年元月份她和丈夫赶去成都参加女儿的婚礼,坐了7个多小时的车,自己又晕车,状态非常不好。知道了成贵高铁宜宾段年底要通车,成都到宜宾还要修高铁(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修建成自宜高铁)的消息,让我们村要去成都的人都高兴得不得了,以后坐车再也不受累、受‘罪’了。”
一套制度保障脱贫
“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落实落地落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村民全程参与中得到充分体现,让该村治理水平和便民服务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是黄泥村人脱贫路上制度自信最根本的依据。
“做黄泥人、说黄泥话、办黄泥事。”县工商局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涂小红一直践行着自已的诺言。从扶贫开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保供养、农村医疗救助等专项经费,到村基本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等项目经费,再到一事一议项目经费开支,自她驻村以来参与经手的工作,全部通过上级的合格验收。住房保障上,该村2016年实施易地搬迁20户48人,2017年实施易地搬迁6户15人,2018年实施易地搬迁10户34人,全部实现安全住房,得到群众和上级的一致好评。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浏览该村村会委会议室,村委会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村支部书记、村支部等职责在墙上展示一应俱全。讲党课制度、谈话谈心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打开档案柜,每样都有记录。“农民夜校”“道德讲堂”“妇女儿童之家”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开展得更是精彩纷呈。
村级群众办事服务大厅有力了化解群众“办事难”的许多问题,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在该村的演进,则是村级党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较好的补充。该村社会事务专干朱孝平告诉笔者,龙背湾组的残疾人朱孝生是贫困户、低保户,文化水平很低基本不识字,行动也不便,对此类特殊情况村上采取的是帮其全程代理,办好一切证件再交到他手中。能行动的花生包组60多岁的贫困户李正金,则亲自带到镇上县上陪同他办理相关养老证件,钱不够时带队人员还得自己掏钱,先给他垫上办理过程中的手续费。“党群众服务中心”这几个红色大字的外延,在这样多得数不清的过程中得到拓展。
一系列活动筑牢脱贫
村民们的存在感、获得感与幸福指数,在该村每季度开展一次的四类新风示范户评选活动中,村民总是能在合适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载体中,取得价值认同,这是黄泥村人脱贫路上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根基。
“我们家的‘环境卫生示范户’牌子是大家举手一致通过才得到的。”在千斤榜组胥仕金家中,她妻子朱德秀被我话的显然问急了点,马上就抢着话对我说,“还是我县工商局的田文斌副局长亲自发给我的。”“得到后这么久也没有听乡亲们有不同意见。”她67岁的母亲杨代清也附和着。
细细秋雨中,已近中午才赶到田竹林组建卡贫困户曹正勇家中,红底黄字的“孝老爱亲示范户”挂在他家堂屋外正墙上,位置非常显眼。曹正勇是曹根和与王绍芬夫妻最小的儿子,父亲去年10月份意外去世了,留下65岁的体弱多病母亲。他家能评上孝老爱亲示范户,乡亲们印象最深的是妻子与她的二嫂去年到新疆打工不到20天,得知家中父亲去世消息,二人马上又借了2500元从新疆坐飞机回来,就为了见上老人入土前最后一面,这件事深深印在了乡亲们的心里。梨子坪组父亲已去世27岁的朱恒兵与妻子严英,母亲和康健的爷爷奶奶,加上一个孩子一家6口人重担需要挑起。他们不远千里从成都给爷爷奶奶寄回来新添置的家具,是被乡亲们评为“孝老爱亲示范户”的重要原因之一。
评上“生产发展示范户”的人家更是各有特色。田竹组的曹正顺被上是因为他经济头脑灵活,前几年在沙仁种植和种苗上,不仅自己挣了近百万元,还带动了部分村民也挣了钱,摆脱了贫困,最近又在探索朝中草药产业方向发展。同组65岁的朱孝全则是有名的养蚕大户,每季味5张纸的蚕,遇着忙时就出钱请村民帮着完成养蚕,增加了村民不用外出就能打工的收入。花生包的熊树林则每季为村民进行平均50张纸的小蚕共育,做好服务。龙背湾组的朱和燕远嫁宜宾市屏山县,学习了先进经验,则回来以土地分红入股成立合作社,从贵州引进蜂糖李子树,流转土地带动村民一起发展50多亩李子产业,同时还发展了花椒80多亩,目前市场价格李子每斤15元和花椒每斤4元的行情非常乐观。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和长期发扬,同时一些移风易俗的糟粕却始终相伴,特别是婚丧嫁取等中不良现象更需要倡导摒弃。该村田竹林组的朱孝林,因父亲朱德福在医院病故,没有为其大操大办村民们所谓的后事,而被评为全村仅有一户“移风易俗示范户”,打响了该村挑战传统文化糟粕的第一枪。
“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秋风送爽,激情似火,筑梦山水间,扶贫路上多风雨。展望未来,黄泥村美好的小康梦必将在实干担当中铸就,新时代的美好未来已在勇毅笃行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