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一系列新技术
中铁十七局建成全国最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深入地下47米 利用地下空间28万平方米 上部建49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
图1为中铁十七局承建的重庆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图2为中铁十七局承建的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迎来成都到重庆首发列车。
本站讯(通讯员赵桂军 赵纯坤)1月25日,中铁十七局集团承建的重庆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正式开通运营,这是目前国内最大、功能最全、全方位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它也为今后特大城市在商业中心建设交通枢纽提供了一个典范,被誉为“上天入地”的超级大工程。它将成渝高铁运行时间缩短至58分钟。
重庆沙坪坝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地下8层、地上2层,将高铁、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和人行交通融为一体。地下的8层枢纽部分,深度达到47米,面积28万平方米,相当于39个标准足球场。枢纽部分每层皆具有不同交通功能并且相互有机衔接,所有交通工具都将在地下运行,换乘最长距离不超过200米。作为全国首例高铁车站加盖城市综合体开发的案例,该工程在5.4万平方米的上盖部分,布置了6栋超高层建筑和商业楼群,其中,“双子塔”楼高180米。物业开发面积达49万平方米。
该工程于2013年5月开工。中铁十七局建立局指挥部+工作组+外聘专家的模式,抽调精英组建沙坪坝枢纽工程指挥部,在资金、物资、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确立争创“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
该工程的超大超深型基坑全国罕见,开挖面积达5.4万平方米,最大深度达47米。为保证基坑墙体稳定,建设者们经过反复论证会商,确定了板肋式锚杆防固方案,在基坑墙体上按照直径20厘米、长26米的比例钻出一个个“柱状隧道”,用钢筋锚杆填充其中,8000多束锚杆将基坑墙体完全“紧抱”,有效杜绝了施工安全隐患。
“将爆破震速控制在每秒0.5至1厘米,只有在距离爆破中心50至60米、20余层楼高会有少许震感,而对附近居民及建筑物无影响。”中铁十七局沙坪坝枢纽指挥部指挥长屈家奎说,该成果已推广至厦门地铁一号线等工程建设上。
中铁十七局开展繁华城市核心区复杂环境条件减振防尘爆破、繁华城市核心区大面积岩石边坡开挖支护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加强技术创新,破解施工难题,保障了施工顺利进展。
针对管线错综复杂、空间结构繁复多变等特点,中铁十七局引入BIM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定期组织BIM研讨会,利用BIM新技术,加快管理团队有效、准确决策,模拟施工流程,合理安排工序转换,使该项目实现快速、精准、智能运转。该项目利用BIM新技术,迁移了近200公里管线,未发生一起管线碰壁事故。
为打造安全、科学的消防安全体系,枢纽内部安装了15个设有自动控制阀门的比例式混合罐,混合消防泡沫覆盖到全部着火点,可实现精准快速灭火。对枢纽地下部分进行合理的防火分区。此外,枢纽还设置了全新的智能疏散系统,可以根据着火地点和现场安全区域的远近,智能选择人员疏散方向。
中铁十七局加强日常环保的同时,在工地安装了集温度、湿度、PM2.5、噪音、粉尘检测为一体的综合环境检测仪,实时监测现场各项数据,确保整个建设期间绿色施工。
枢纽所在位置是沙坪坝区核心商圈,周边高楼林立,管网复杂,工地与最近的居民楼仅相隔6米;施工高峰,每天消耗钢筋达1000吨,用作搭设脚手架的钢管长度总和近3.7万公里,相当于中国陆地边界线的1.7倍。这项工程的巨大体量为全国之最,被业界称为“亚洲最难、最复杂”的工程。中铁十七局建设者拿下这项“超级工程”用了近5年时间。
沙坪坝站通车了,但是对这个交通枢纽的建设还远没有结束,根据规划,施工将持续到2020年,这里最终会变成集交通、生活和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建筑体。
责任编辑: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