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书画文苑 > 文化新闻 > 内容

陶凯龙:十五年铸就《那年那月乡村纪事》让国人铭记乡愁

时间:2015-10-26 20:48 点击:

    本站讯 思乡是“人类最简单最直接的情感。”留住乡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守住文化,守住我们灵魂的寄托,守住精神的家园。何处寄放乡愁?乡愁从来不曾走远,它时刻寄放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近期,由青年作家、公益媒体人陶凯龙著的三十五万字民俗文化散文集《那年那月乡村纪事》正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于近期在国内新华书店以及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电商上架销售。该书分为沧桑物华、春节印象、一抹乡愁、心灵港湾、思考中国等五部分一百七十多篇文章。

    

                                  作者陶凯龙近照

    在北京大学校园,陶凯龙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谈及写作此书的初衷,陶凯龙表示自己出生于东北黑龙江农村,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传媒,长期关注研究民俗文化,历经十五年的时间搜集整理研究,加之自己的亲 身经历,从数百万字之多民俗文化资料中挑选部分文章,把民俗文化(东北民风民俗居多)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散文形式撰写出来,里面掺杂大量的情感描写增加可读 性,此书面世后将免费赠送东北地区所有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承。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人民生产生活中长期存在并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在传统道德文化中,乡愁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时刻寄 放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不论是旅居海外的华侨还是他乡流浪的过客,乡愁是融于每个人内心和骨子里面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正所谓:宁恋故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而民俗文化中的传统习俗、生产生活用品用具以及时代特有经历,一直影响着每一个人,而著书立传是一种从文化和情感上对于曾经经历过或者现在正在消失的民俗一种见证和挽留,是很有必要的。

   

    拿“过年”来说,曾经是“乡土中国”的一件头等大事,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在这一天团聚,拉近彼此。但是现实却是乡村已经不能在冬季里蛰伏,乡村的面貌在 变化、土地里生长的作物在变化、农村人赖以生存的职业也在变化。从物质上讲,乡村一定是得到了发展,真正凋蔽的,可能更多是人气,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离开了 农村进城谋生;可能是亲情,越来越多的大家族被拆分成小家庭;可能是环境,绿水青山的故园因为发展方式的不当不复往昔;还可能是乡愁,温暖的记忆得不到现 实生活经验的重复,而被渐渐淡忘引发伤感。
    如今,家族的成员就像一颗蒲公英上的种子一样,在工业化的狂风吹拂下,四下飞离甚至注定再不能聚首。但无论如何,乡愁不是农业社会特有的,在城市的“水泥 丛林”中长大的一代,也会有他们的乡愁。只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乡愁,渐渐不再与土地、作物、宗族相关。
    著名作家席慕容所言,曾经是故乡呼唤她,现在是她追寻故乡,有共鸣,也有回响。乡关何处,故乡在远方,在心里,在笔下,在路上。
    《那年那月乡村纪事》这本书,无疑在当今快餐文化中,独树一帜,绝对值得品味一读,因为那里有国有家、有你有我曾经逝去的岁月和影子。正如作家范彧在序中 所写:一行行文字都是对喧嚣文坛鱼龙混杂后萧条寂静的一种反思和叩问,都是震撼人心灵的一种坚守和敬畏。一个村庄的变迁其实是一个历史的变迁,一个人的变 化映射着一个村庄的变化,也印记着一个国家的变化,一个村庄的中国让作者的忧患意识唤起读者的思考。当乡愁被人民重新提起的时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 得住乡愁的情怀就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情怀,一种趋势。作者用手中的笔为祖国跨越性精彩历史做一个见证和记录,给后人留下一份记忆,一份沉思,一份向往,这就 足以。
    北京万卷时代文化公司出版人周亚表示:用散文形式写民俗在全国文坛极为罕见,作者的一些文章读后感人至深,令人潸然泪下,留住乡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守住文化,守住我们灵魂的寄托,守住精神的家园,值得每一位国人阅读。(记者 王天晓 支晴)
 
责任编辑:关涛

相关文章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刊登广告 | 招贤纳士 | 人员查询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 申请记者
  • 中国焦点新闻网(http://www.jdxwwcn.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焦点新闻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新闻投稿或提供线索邮箱:zgjdxw@sohu.com QQ留言:905491912
    本站北京热线电话:(010) 60204100 监督电话:13045201998
    Power by DedeCms
  •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