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座“清乾隆蓬莱八仙八宝转亭珐琅音乐钟”以28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近2000万元)在德国一家名为“Auctionata”的在线拍卖落槌,古董大钟收藏再次成为业内焦点。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认为:“这大概是国内藏家通过纯网络拍卖买到的最贵的古董了!”而古董钟表收藏家刘基贤更直言:“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但仅仅是大钟收藏高价成交的一个起步,还将会有更加精美、更加高价的拍品出现。”
近两千万元“音乐座钟”将于8月在龙美术馆展出
正当我们沉浸在庆祝端午的欢乐时,北京时间6月21日晚9时38分,刘益谦一条“清乾隆铜鎏金蓬莱八仙音乐座钟”,德国网拍28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000万元)落槌”的微信引起了朋友圈的广泛关注。
原来,在当地时间20日晚,德国柏林一家名为“Auctionata”的在线拍卖公司举办了一场中国艺术品的专题拍卖,其中第33号名为“清乾隆蓬莱八仙八宝转亭珐琅音乐钟”的拍品,从30万欧元(2114940元)起拍,最终以280万欧元(19739440元)落槌,买家为中国藏家刘益谦,这一成交意味着,这件颠沛流离100多年的国宝重归故里。
对此,季涛认为,“这大概是国内藏家通过纯网络拍卖买到的最贵的古董了!”
刘益谦在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通过网上拍卖购的超过千万元的藏品,而且也是自己收藏的第一座钟。
据Auctionata拍卖行介绍,这尊音乐钟在1900年左右,被一位周游亚洲各国的爱尔兰绅士重金购得,并被带回了欧洲。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曾先后被伦敦Robson艺廊、纽约Greenberg Collection及时代博物馆收藏,直到最后被一位瑞士私人藏家收入囊中。
然而,对于收藏周刊记者问及刘益谦,这作为其自己收藏的第一座钟,除了上述“流传有序”这一点具有吸引力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使他特别关注时,他并没有回答。此后,他告诉记者,这个钟将会在8月18日在龙美术馆举办的“康雍乾艺术特展”中展出。
刘益谦买回的是一座典型的“广钟”
据了解,这尊“清乾隆蓬莱八仙八宝转亭珐琅音乐钟”高74厘米,分为上下两个主体部分,是一座典型的广钟。钟身上部为木雕而成的蓬莱仙山,雕刻工匠将自己精湛的雕工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融合在了一起,在其精心的布局及雕琢下,整座仙山线条流畅而不突兀、雄奇又不失雅致,仙台楼阁、灵石异草、石阶小道分布其中,一派古幽清奇之感浑然天成。
刘益谦说:“这是一座18世纪制造的罕见音乐自鸣钟,饰以珐琅、宝石等在蓬莱山形的钟楼上,可见瀑布、浪花、八仙和福禄寿三星,每隔一小时打点报时,驱动机芯一经启动可维持八天。”
这尊音乐座钟的最绝妙之处在于它的机关。只需轻轻拧钟身背后的隐藏发条,伴随着清灵的乐声响起,仙山左侧的小亭和正面的阴阳八卦符开始缓缓转动,玻璃瀑布及小河也渐渐呈现出一片波光荡漾的华彩。
古董大钟以“广钟”最受捧
收藏周刊记者通过已公布的拍卖信息获悉,这个成交近2000万元的“清乾隆铜鎏金蓬莱八仙音乐座钟”并非最贵的“广钟”。早在2010年和2011年,“清乾隆 御制铜鎏金珐琅嵌宝石、料西洋式座钟”和“清乾隆 御制铜鎏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便在北京保利拍卖中,分别以4928万元和7820万元人民币成交。
即便如此,但近日“清乾隆蓬莱八仙八宝转亭珐琅音乐钟”以如此高的价格成交还是让藏家刘基贤甚为惊讶,“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但仅仅是大钟收藏高价成交的一个起步。”他强调,广钟有很深厚的历史意义,历史价值比欧洲的古董钟更值得收藏。“接下来应该会有更多更加精美、更高价的拍品出现。”
收藏周刊记者通过对比发现,目前成交最高价的前三均为“广钟”,名列第三的是2008年在佳士得以3952万港元成交的广钟“清乾隆 鎏金铜镶嵌珐琅料石转花花盆顶水法音乐钟”,而西洋钟拍卖成交最高的则是同年在佳士得以3616万港元成交的“18世纪晚期 乔治三世鎏金铜镶嵌珐琅料石转花水法音乐钟”。
据考证,广州的钟表制造技术在清乾隆年间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和技术积累,到了乾隆中期以后,广东钟的钟壳与机芯,都可以与西洋钟表相媲美。
普通钟匠与名钟匠作品的价格有天渊之别
在收藏市场上,钟、表往往被相提并论,但名表的收藏热度明显超过古董钟。不过,虽然古董钟的收藏群体不如古董表,但顶尖古董钟的价格却超过古董表,如目前仍稳坐中国古董钟拍卖成交价冠军宝座的就是以7820万元成交的清乾隆御制“铜鎏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
有收藏行家介绍,收藏者从收藏手表入门,而最终目的是收藏落地大钟。
刘基贤强调,目前市场很少有完好的古董钟,多数为残缺修补的,或者零件调换的。“出名工匠的钟很少流通在市场,大部分好的钟都保留在皇室贵族的后人手上。普通钟匠的价格与名钟匠的价格有天渊之别,甚至成百上千倍。”
对广钟的研究和价值挖掘还远远不够
目前,广东已经成立多个有关古董钟表收藏的协会,例如广东省收藏家协会早已成立钟表专业委员会,而在2013年,“广东省钟表行业协会钟表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作为另一个有关古董钟表收藏的协会也在钟表行业中成立。
早在2013年,中国钟表收藏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魏广文便已对媒体说,“在中国,欧洲古董自鸣钟收藏已经起步,例如故宫博物院收藏了1600多台钟,这个数量虽大,但是如果放在全世界来看还差得远,欧洲的私人收藏机构有几千台是很平常的事。现在,中国民间的藏家也很多,但是收的钟年份都不远,超过100年的不多,而且级别不高,主要都是民用。”
刘基贤则深表忧虑:“目前行业对广钟的研究和价值的挖掘是远远不够的。钟的研发水平是当时工业水平的一种见证,而非仅仅是把玩的艺术品。”(记者 梁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