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书画文苑 > 文化新闻 > 内容

古人如何纳凉:魏晋前男人打赤膊 女人穿"开裆裤"

时间:2015-07-17 23:34 点击:

  热,热,热……进了三伏天能不热吗,况且今年三伏天还是40天。

  你说啥,不会吧,不是十天一伏吗。三伏,应该是三十天啊,怎么能随随便便增加烧烤天数呢。三伏天是这么个叫法,也是十天一伏,但是到底是三十天还是四十天,这个不是随心所欲定的,这是咱过去的钦天监发布的,搁现在说法那应该是天文台台长说的。

  两千多年前就有“三伏天”

  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7月13日交“头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其中“中伏”的日子不是十天,而是二十天。

  其实,三伏天是三十天还是四十天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自打春秋时期就开始了,《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关于伏天起源记录,唐人张守节也曾记录:“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掐指算算这都两千多年了吧,这两千多年来三伏天一直都是三十天或者四十天。

  到底啥时候是三十天,啥时候是四十天,有个办法计算吗?

  当然有啊,过去咱用农历,简单的历法计算那是相当普及,跟当今九九乘法表的普及率应该差不多。不过自打咱开始使用公元纪年法之后,星期礼拜的概念倒是人人皆知了,至于三伏天怎么算,三九天啥时候开始,又不耽误咱工作或者休假,知道不知道影响不大,自然也就没啥人关注了,自然也就没人操心该咋算了。

  “夏至三庚”入伏这样算

  根据传统的历法推算方法,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每年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也就是头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古代采用干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天干又称十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又称十二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顺序搭配,60天为一个循环,其中“庚”日有6个,即“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依次每十天轮流出现一天。如果夏至日为“己”日,则第二天就是“庚”日,再过20天就是第三个“庚”日,为“初伏”;若夏至日为“庚”日,则第十天才是“庚”日,也就是夏至后29天才“初伏”。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出现的迟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的差别。至于夏至日是什么日,那就只能查历书了。

  数伏天进入一年最热时候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民间习惯叫数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计算数伏天跟夏至这一天密不可分。现代人都知道北半球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但这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就好比我们说如日中天时,太阳最高,但却不是一天最热的时候,最热的时候要在午后14时左右。同样,到了夏至,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北半球正式启动“烧烤模式”。

  根据我国2000多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我国大陆上大部分地区确实是“热在三伏”,只不过南方热在“中伏”,北方因初秋降温快时热在“头伏”罢了。但在沿海岛屿和滨海地区,由于海洋热容比陆地大,因而升到全年最高气温的时间也比大陆的晚,最热时一般在“末伏”。

  古人计算三伏天的道理实在是极其符合自然科学道理的。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三伏天的制定也与此有关。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五行学中认为,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伏”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入伏”对人们有着警示作用。入伏之后,天气炎热,雨水增多,要防暑防汛。

  河东夏日的九九歌

  农耕时代,人们看天吃饭,于是很多习俗、农谚都与天有关。

  河东民间流传着一首夏日数九歌,把从夏至高温到逐渐变凉的过程用数九的方式给予了形象说明。与我们熟知的冬日数九歌相对应,只是夏日数九歌已经很少有人念叨了。从夏至这天起,每九天为一阶段,称一九,以此类数,共九九八十一天。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眠莫盖单;

  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在这首夏日九九歌里,三伏天基本就全在五九之前的日子里了,这段时间人们扇子不离手,冰水是最爱,汗湿透衣背,着实是暑热难熬的一段时间,故而也有“苦夏”一说。

  延伸阅读

  古代纳凉利器

  吃冰棍、冰激凌等冷饮

  春秋末期的达官贵人们就已经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

  到了唐代人们就已经会制作并公开出售“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

  北宋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且已有了刨冰。南宋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

  元代13世纪,蒙古王公贵族享用的“奶冰”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的雏形。

  明清冰镇饮食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

  用冰窖、冰箱

  1976年,秦雍城遗址考古曾发现春秋时一座冰窖,其藏冰量达190多立方米。朝廷中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每年寒冬时凿取冰块进行储存。

  我省宁武万年冰洞据说当年就是隋炀帝避暑时的取冰处。

  宋代与冷饮的繁荣相伴,一种比较原始的“冰箱”也在宋朝出现,叫做“冰鉴”。是一种双层的木桶,下面有基座,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把冰块放到夹层里,盖上盖子,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

  穿开裆裤、半臂装、袒胸装

  魏晋以前男人也和现代人一样爱打赤膊,女人们则喜欢穿“开裆裤”。

  这种“开裆裤”并不是单穿的,古人外穿深衣 (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则多穿胫衣,胫衣可看作是裤子的雏形,有裤管,没裤裆,由于这样的着装很容易走光,所以,除非过河否则古人不会轻易提起下裳。

  唐代薄、透、露的“半臂装”和“袒胸装”深受女性青睐。半臂装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而比半臂装更大胆的,则是袒胸装。

  住空调房

  先秦用冰块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已经有了。那时存放冰块的地方被称为“窟室”。每到酷热的夏夜,贵族们在窟室中通宵达旦饮酒作乐。

  汉代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的 “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

  唐代的“含凉殿”为皇帝后妃的寝殿,傍水而建,夏天在里面居住十分凉爽。

  明清夏天,有钱人家会买来冰块或者白雪,拿出来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 “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这制冷的效果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空调。

  吹“空调扇”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

  有钱人会用“人工风扇”,即在一个轴上装上扇叶,轴心上拴有绳索,仆人手摇轴心上的绳索,扇叶被带动旋转则可产生凉风。更高级的是用水力带动的“空调扇”。

  睡瓷枕、石床

  古人很早就知道采用瓷枕、石床解暑。瓷枕的枕面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透风,四周能透气,加之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是古人夏季首选的寝具。

责任编辑:智能聚合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刊登广告 | 招贤纳士 | 人员查询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 申请记者
  • 中国焦点新闻网(http://www.jdxwwcn.com) ©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国焦点新闻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新闻投稿或提供线索邮箱:zgjdxw@sohu.com QQ留言:905491912
    本站北京热线电话:(010) 60204100 监督电话:13045201998
    Power by DedeCms
  • 互联网备案许可证:京ICP备120174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