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7日电 军旅作家、《抗日战争》作者王树增今日做客中新网,解读《抗日战争》一书,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真相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访谈中,王树增谈及了抗日战争历史中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关系。他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战场而言,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任何一方的偏废,都不能够完整、合理地解释这段历史。他说:“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了,再也不能用狭隘的党派观点来分析那段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史了。”
正面战场:国军将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王树增坦言,抗战中的正面战场主要是由国民政府的军队来承担的。“七七事变之后,发生了大规模的会战战役,(类似这样的战役)至少有二三十次,规模都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像淞沪会战,规模就已经过百万了。在这种大规模作战中,很多国军将士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的,表现出中国军人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这在我书中都有。”
他还举例说:“现在很多城市的街道是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北京就有,像张自忠路、赵登禹路。这些人实际上在正面战场上起到了直接和日军主力部队对抗的作用。”
敌后战场:是“世界战场上的奇观”
而谈及中国抗战时期的敌后战场时,王树增认为,这是“世界战场上的奇观”。“没有哪个国土会形成这样的局面,没有哪个国土上的战争会让入侵者陷入这样一个深深的泥潭之中。”
他说:“为什么在这块国土上会出现这样一个战争奇观?最重要的是国情所致。当时的中国怎么和日本去比拼工业能力?从一开始我们就只能动员全民去抗战,使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这个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才能取胜,这是我们取胜的唯一办法。我们叫持久战,叫人民战争。”
而国民政府蒋介石的说法是“以空间换时间”,就是说要把敌人拖垮为止。王树增认为,这个“拖”字决定了战争形态:仅仅靠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作战是拖不住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八年抗战当中,日军没有‘占领区’。日军只能去守备重要城市和交通线。我们在战史都可以查到,日本甚至规定守炮楼的日军是不能离开这个炮楼多少米的。这样,敌后根据地把日军的几十万主力死死拖在了敌后战场。”
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有三个原因
王树增称,自己认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样的说法。他指出,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有三个原因。“第一,共产党人首先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小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几个字,没有这条战线的形成,就没有这一个政治力量的形成和全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形成,就不可能有战争的胜利。”
他举例说:“国民政府的首脑是蒋介石,但蒋介石从来不是名副其实的三军统帅,他指挥的也就是中央系统那些小小的部队,从全国来讲是军阀割据的时代,哪一个军阀都不会听他的,都是心存二心的,这个近代史写很得清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之下,号召全国人民统一起来,不分党派,不分地域,抛弃成见,消除分歧,一致对外。为此中国共产党也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把自己长征以来留下的精华部分编入了全国抗战的行列之中。”
其次,王树增称,持久战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中流砥柱的原因之一。“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写的。我曾劝我们年轻的朋友们,有空是不是读一读论持久战。读完了你才知道毛泽东是多么的伟大。”
他说:“要知道这篇文章写于1938年,那时候战争还没有完全开展,毛泽东居然预示了整个战争的流程,现在事实证明每一个预见都是正确的。《论持久战》这本著作当时在全国普遍的发行,国民党的很多高级将领手头都有的。”
第三个中流砥柱的论据就是敌后战场的作用。王树增说:“没有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怎么顶得住?它是相辅相成的。”
不能用狭隘的党派观点来分析那段民族解放史
此外,王树增还表示,当代人应“理智看待历史”。“把正面战场说得一塌糊涂是不对的。我到台湾去采访过,台湾方面和台湾的一些官史,完全无视和否认敌后战场的存在,我说这也是胡说八道。这是带有严重的政治偏见的。我们一定要客观地来看待当时那个战场是什么样的战场。”
他说:“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了,再也不能用狭隘的党派观点来分析那段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