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探”成员正在参观贫民窟里中国援建的学校。张晓妍摄
东非,包括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和卢旺达等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延伸的最西端。不久前,“丝路新探”赴东非实践支队来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两国进行实地考察,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用纸笔记录着中国“走出去”的经验,用问卷调查、探究中非彼此眼中的形象,同时用渐渐丰满的知识感知着这片日渐熟悉的遥远大陆。
伴随一声悠长的笛鸣,我们乘坐的“亚吉铁路专列”驶出埃塞首都的拉布车站。与该国国旗同色的绿、黄、红三色车体庄严亮丽,这其实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制造”——作为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由中国设备建设而成。望着窗外低矮的层云、苔麸的田地和牧羊的孩童,我时常会产生置身国内高铁的错觉。
列车经停的第一站靠近原始村落。十几米开外,五个当地孩子惊奇又防备地望向我们这群“外来客”。我们一边走近,一边拿出零食分发给他们,并友好地用英语打起招呼,他们的脸上慢慢绽放出灿烂又羞涩的笑容。临走时,孩子们不停挥手与我们告别。我想,“Chinese”这个词语从此对他们不再陌生。
中国对埃塞俄比亚援助的基础设施建设给当地带来的是什么?是民心相通、文化相融,是速度和效率,更是有血有肉的故事。我们与当地儿童的相遇也许只是亚吉铁路通车后万千故事中的一个。“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中蕴含的中国发展经验,为万里外的非洲民众带去机会、打开窗户。列车停靠,装卸的不只是物质财富,更为一颗颗向往远方的心灵铺就道路。一辆辆疾驰在东非高原的列车,让非洲人看见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
密不透风的大巴车行进在内罗毕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队员们被晃得有些眩晕。“没办法,我们平常在工地间往返就走这种路。等我们把路修平整了,也就该离开了。”来自蒙内铁路项目部的中国国企工作人员笑着说。他黝黑的肤色诉说着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笑容中却流露出一份朴实的坚定。望着他,“拓荒者”“开路人”,这两个词语随之在我脑海中浮现。
研究小组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向当地人发放《非洲社会对中国形象认知》问卷调研中国在非洲的形象。为获得最真实的一手资料,我们蹲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站在烈日灼烧的旷野中、坐在污水横流的贫民窟里与当地人深入交谈,他们最常使用“工作勤奋”来描述对中国人的印象。相比于勤劳的品质,更打动当地人的是中国人无私的精神——“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不附加任何条件”,“哪怕在除了沙子一无所有的偏远地区,也依旧见到中国人帮我们打水井、通电、修路,中国公司会做其他国家的公司不愿做的事……”
诚如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腊翊凡所言:“不同于所有靠殖民和掠夺发家的发达国家,我们正在实践的,是当今其他大国从未走过的、对人类的文明发展事业都有着重大意义的中国道路。”
在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接触到的首位肯尼亚人告诉我,他长期从事服务业,对中国人有着别样的感情,“我很喜欢中国人,两国的合作越来越多了,我们是兄弟!”紧接着,他顿了顿说:“我还希望中国人能更加耐心地了解我们的文化。”
中国与东非诸国相距遥远,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在文化交流上存在陌生与隔阂并不奇怪。几天紧锣密鼓的调研过后,我们对跨文化沟通的真谛逐渐有所体会。在埃塞俄比亚,一些中国企业推行本土化取得了成功,在问及经验时,企业负责人的一句话令我醍醐灌顶:“虽然我不会本地语言,但照样可以用动作和表情让他们懂我嘛!”中国土木工程集团的员工也传授了与当地人拉近距离的好办法:到部落里和酋长围坐着吃几次手抓英吉拉(当地主食),就算再不好吃也要吃完,然后心理距离就拉近了!
今年的元宵节,我在埃塞俄比亚度过。第一次在异国过元宵节,在埃塞打拼的中国企业为我们准备了满满一桌的团圆味。这份温暖贯穿此行始终,这与中非在各个领域越来越深入的交流密不可分。在内罗毕贫民窟的所见所闻带给我最直接的情感冲击:贫民窟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居住着60万人口,艾滋病感染率超过50%,但其间竟有两所中国援建的学校。路边的孩子见到我们会齐声用英文喊着“中国人”,并摆出中国功夫的姿势对我们表示欢迎;推开幼儿班的大门,年幼的儿童边用英文连声齐呼“你们好”,边跑来抱紧我们的腿,伸出小手与我们击掌……这些瞬间带给我的感动汹涌而至、无法抑制。
大巴车途经蒙巴萨和内罗毕的农村时,透过窗子,我总能看见这样的景象:在简陋的草棚下,一家人一起晒着太阳,兄长带着弟弟妹妹玩耍,父母在一旁看着他们,看起来幸福悠闲。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孕育文明,却也令它经受贫穷的折磨和发展的限制。但这不妨碍东非各国人民拥有尊严、信仰与感悟幸福的自由。无论对于企业投资兴业,还是人们探索自然人文史,这里,都是一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