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里,“北极”是《楚辞》中 “天白颢颢,寒凝凝只“的寒荒冻土;在地缘政治学家眼里,北极是冷战中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在踏足北极圈的游客眼里,北极是哈士奇自由奔跑的雪野、圣诞老人的故乡;然而作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在拉斯·黑尼恩的眼里,北极却是一片不可多得的沃土。
拉斯·黑尼恩在北极圈上的芬兰罗瓦涅米市学习、工作、生活了多年。他是拉普兰大学北极政治学教授、北极问题专家,同时也是《北极年鉴》的主编。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黑尼恩教授认为”我们可以开启一种新模式——北极域内国家和观察员国家之间合作提出的倡议。”
芬兰承担北极稳定重任
自冷战以来,芬兰一直在北极政治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维持各方平衡和北极稳定。今年五月起,芬兰将再度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现在北极理事会的成员有加拿大、丹麦(包括属土格陵兰及法罗群岛)、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和美国。轮值主席一职由八个成员国家轮流担任,每两年换一届。芬兰将于2017年5月再次接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一职。
黑尼恩教授介绍在这一任期内,芬兰将以北极政治稳定为基础,聚焦环境保护,并致力于整合环保、科研和教育资源,推动北极地区持续发展。北极是很好的接触区,因为这里有高度政治稳定。我认为芬兰在轮值主席任期内的活动将以此为基础,并聚焦于环境保护。例如“罗瓦涅米”进程,正在回归现代北欧合作的正轨。因为它的主张是“环境第一”,聚焦于北极地区务实的环境保护。现在,尽管已有一些收获,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应对环境变化。这些都是芬兰在轮值主席任期内应承担的责任。此外还有一个新的方面是教育——芬兰正在致力于整合环保、科研和教育资源。虽然这种设想并不新鲜,但放在北极的背景下,我们很可能取得新成果。
欢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
谈到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时,黑尼恩教授坦言:芬兰作为轮值主席国,并不能指定某一个观察员国开展合作。但是,北极理事会对所有观察员国的参与都持欢迎的态度。而作为轮值主席国能做的,是鼓励中国提出倡议、展示潜力,将“中国声音“引入理事会的讨论,并进一步建设性地完善方案。
中国是在2013年5月15日,于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召开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与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一起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的。 黑尼恩教授说:“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经济大国,这两个事实已经决定了中国将在北极发展的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打造北极合作创新模式
北极理事会现有合作多为域内国家之间,或观察员国之间,鲜有建立在北极域内国家与观察员国之间的合作倡议。因此,中国与芬兰在北极理事会的合作将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同时,黑尼恩教授认为,北欧五国更倾向于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开展合作。现有的中国-北欧北极合作机制也是各国北极合作的典范。
今年是芬兰独立一百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芬兰的国事访问必将激发中芬北极合作的巨大潜力。在产业领域,芬兰是极地研究大国,芬兰公司可以参与船舶设计,尤其是特种船舶如破冰船。芬兰公司在造船和船舶设计领域有很大潜力,能为中国新的极地考察船提供了设计服务。另一个领域是清洁技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减少环境污染、缓解气候变化。这一领域芬兰有巨大的潜力与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分享经验。